充气袋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充气袋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张瑞敏是如何理解互联网的

发布时间:2020-02-03 06:12:10 阅读: 来源:充气袋厂家

“?我对互联网的理解,就是你不能理解它。企业要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,一定要知道我这个企业只不过是互联网上无数节点中的一个。如果定位为一个节点,就必须开放。像人说的,一千亿个神经元,每个都是愚蠢的,但是连一起就非常聪明。”张瑞敏。

从“战胜满足感”说起

2000年我参加达沃斯会议的时候,当时的主题就是一句话,“让我们战胜满足感”。当时我很不理解,满足在哪儿?什么是满足感?按照现在的途径发展不挺好吗?这就是满足感。之后我自己琢磨,现在发展得不管好坏,满足感不是指那个数,而是指传统经济。不管怎么做,将来都会被颠覆,所以如果还沉浸在“这个数很好,什么都挺好”,那么将来可能真的很麻烦。所以,战胜满足感就是要从传统经济转向互联网经济。

2000年2月,发表在《海尔人》报的《新经济之我见》有如下论述:

何谓“新经济”?我认为应是以数码知识、网络技术为基础,以创新为核心,由新科技所驱动的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。

网络将打破传统经济下以国界划分的经济区域,而使所有企业都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。在由网络搭建的全球市场竞争平台上,企业的优劣势被无情地放大,优者更优,劣者更劣。打一比方,将因特网比做高速公路网,企业就像汽车。谁的车子好、技术高,谁就会跑得更快。因为高速公路提供了车子发挥高速优势的条件。但如果你不懂高速公路网的规则,车况又达不到上路的标准,那就只能望路兴叹。

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。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的企业会比过去跑得更快,但要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,则必须创新,因为大家都在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。

首先是观念的创新。为什么?本届大会的格言是最好的诠释:“让我们战胜满足感。”网络使你无法自满,它使距离消亡到零,传统的连续性被打破及传统结构消亡。不能更新观念,无异于自我抛弃。其次是运行模式的创新,包括制度、组织结构等等。我们的组织应成为有序的非平衡结构,内部流程应适应外部瞬息万变的市场。再次是新技术的创新。利用网络优势整合全球科技资源为我所用,以创新技术来创造新需求,进而创造新市场。

人,是保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;人人都应成为创新的主体。我们设计的市场链的思路正是体现了这一点。为每个员工提供最大的发挥空间,利用网络的共享信息和组织结构扁平化所带来的最短信息链,经营自我,挑战自我,体现自身价值和创新成果,形成团队合力。

无“网”而不胜

应《经济日报》2011年“新年寄语”之约,我写道:

在传统经济时代,中国企业之所以很难超越西方百年品牌,主要在于西方企业在“微笑曲线”的两端: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。但现在互联网给中国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。

互联网无处不在,无“网”而不胜。只有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机遇,“网”住顾客的心,企业才能无往而不胜。

以用户为中心

在为战略管理学者加里?哈默尔 (Gary Hamel)的著作《终极竞争:占领赢得未来的制高点》(What Matters Now: How to Win in a World of Relentless Change Ferocious Competition and Unstoppable Innovation)作序时,我如是写道:

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的战略要从以企业为中心变为以用户为中心,因为信息不对称的主动权从企业的手里移交给了用户,用户可以在网上查看和比较所有企业的信息,也可以说,企业的生死和用户的取舍,其决定权掌握在用户手里,企业能做的只是跟上用户点鼠标的速度。

战略的改变,导致原来的科层式组织(即金字塔式的结构)完全不能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,因为市场一线的需求层层上报,上层做了决策再层层下达,这已完全背离了市场的现实。哈默尔为此开出了处方——最好的方法是将大公司变成小公司。

原有的管理人员也发生了质的改变,不再是指挥和监督员工的角色,而是变成了与员工为完成同一目标的协同角色。由此从过去员工听领导的变为员工听用户的、领导听员工的;由此,“金字塔”崩塌了,形成了一张“网”,即节点闭环的网状组织。每个节点就是一个“自主经营体”,节点相互之间以契约相联,持续闭环优化,而契约的共同目标是创造用户的个性化需求。这张网又是动态的,因为它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网相融合,与用户的需求脉动相一致。

五大“终极挑战”都指向一个共同的要素——人,而我自己在三十多年的管理生涯中也总结了九个字——“企业即人,管理即借力”。所有的管理工具都只是手段而已,而所有的企业资产要增值也只能靠人,所有的企业管理的优化都应靠开放的系统“借来”一流的资源,而非自我封闭,靠身边认识的几个人去打江山。

当然,变革首先要改变的是领导者的思维模式,正如哈默尔所提醒的,“成功使得战略成为教条般的信念”。现实中的许多企业领导往往以昨天的成功思维来指导今天的实践,形成了以成功为导向的企业文化,漠视外部威胁及时代的变化,跌入误判的陷阱,却不知醒悟,以至失败。

企业互联网+,要水乳交融

最近,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我对“互联网+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(下同):

如果传统企业都是水的话,互联网+不能被当成油。油会漂在上面,挺好看,闪闪发光,但和水永远分离。互联网+要变成乳,要水乳交融。

比如,物流也好,零部件供应商也好,如果仅仅应用一些互联网的手段(如大数据),那这是油;如果是零距离,那就是水乳交融。物流的直接用户评价就是水乳交融,因为这跟用户融合到一起去了。提供零部件,过去要走流程,互联网来了,如果只是用上信息化的手段而流程这些不变,不能零距离,那就是油。零距离之后,供应商所有收益和企业是连在一起的,因为最重要的是,用户进来了——设计是为用户设计的,如果不好,用户直接找你;做得好,自然赚钱也多。因此,水乳交融首先是零距离。和谁零距离?和用户零距离,这就要去中心化、去中介化。

要做“互联网式的企业”

到底是想“企业互联网化”,还是“互联网式的企业”这是一个根本(差异)。如果企业仅仅是把互联网的一些因素加进来,可能不一定会真的变成互联网时代的企业,而“互联网式企业”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如果不能“去两化”,还是一个人说了算,还有很多的流程,那么不管把多少互联网因素加进来都白搭。从某种意义上,“互联网+”对企业来讲可能必须要脱胎换骨。这很难。比方说,我们过去很长时间都在做企业的信息化,现在回过头来看并不成功,什么原因?企业所有的东西都不变,只是把一些信息化的东西加进来,可能仅仅是把所有报表信息化了——过去开工资由人工写,现在把它用计算机打出来,有什么意思呢?!所以,习惯用旧瓶装新酒,可能就很难。

至少要“去两化”

我现在看,(“互联网+”)至少要“去两化”:第一,去中心化;第二,去中介化。

去中心化:每一个员工都是中心。不是我任命你为中心,没有人任命,而是你在市场上能不能发现机会?发现机会之后能不能自己发展起来?如果能够发展起来,那你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心,是企业中若干中心之一。

去中介化更不用说,企业原来是按流程走,现在没有流程,就是员工自己去跟用户零距离。有企业问,像财务、人力这些部门怎么办?在海尔,这些部门在一起,我们叫FU。现在正在往前推的是,没有什么绝对的人力、财务,而是要连起来,只是一个平台而已。没有一个人说我就是管人力的,我是管财务的,签一个字这个钱就发给你。小微可以提意见,如果觉得这些人对他们没有多大用处,就不用;有用,小微才付费。那么,这些人是什么呢?不再是管理人员,而是变成了服务人员,变成了给人家提供服务的人。

企业要定位为一个节点

我对互联网的理解,就是你不能理解它。企业要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,一定要知道我这个企业只不过是互联网上无数节点中的一个,要把自己定位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。如果定位为一个节点,就必须开放。像人说的,一千亿个神经元,每个都是愚蠢的,但是连一起就非常聪明。

上边文字系小编搜罗各种资料的“综合报道”,未得张先生亲自审阅。

美贤子

係诗茗写真图集

后入熟女福利

卡戴珊写真